簡介
日人據臺後,對原住民採威撫並用手法,在綏撫教化方面,曾利用文字、演講、電影等方各種手法,然被日人視為最具教化者卻是觀光……
章節
- 緒論(p.12)
- 第一章 霧社事件前的內地觀光(p.37)
- 第一節 理蕃政策的擘劃(p.38)
- 第二節 內地觀光的開啟(p.45)
- 第三節 初期觀光成效的檢驗(p.57)
- 第二章 霧社事件後的內地觀光(p.78)
- 第一節 內地觀光政策的轉向(p.79)
- 第二節 內地觀光的規範與效益(p.92)
- 第三節 戰時體制下的觀光檢視(p.107)
- 第三章 同質取向的島內觀光(p.130)
- 第一節 島內觀光的開啟(p.131)
- 第二節 威嚇與懷柔的展示(p.147)
- 第三節 島內觀光效益的再檢視(p.164)
- 第四章 展示與被展示的觀光(p.186)
- 第一節 海外的觀光與展示(p.187)
- 第二節 島內的觀光與展示(p.201)
- 第三節 博覽會中的展示與成效(p.213)
- 第五章 修學旅行中的觀光(p.234)
- 第一節 修學旅行的開啟(p.235)
- 第二節 團體修學旅行的展現(p.247)
- 第三節 農講所與戰時體制下的旅行(p.264)
- 結論(p.281)
- 附錄(p.295)
- 附錄一:日治時期臺灣原住民觀光活動紀要(p.295)
- 附錄二:日治時期臺灣原住民各部落社名中日譯名對照表(p.312)
- 參考書目(p.317)
FB留言
同作者書籍
同書類書籍